時豐運通物流(深圳)有限公司于2016 年 7 月成立,主要提供首公里貨物分撥及攬收服務,承辦海陸空進出口業務以及海外倉服務。自成立以來,不僅奠定B2B的貨代地位,也成功進軍B2C市場,成為行業的領頭羊,不斷提升倉庫效能和管理,優化升級操作設備,投資自研操作系統,自營頭程、海外倉,結合尾程派送,成為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的標桿企業。時豐物流于2018年選擇了ECCANG WMS海外倉管理系統,開啟了東南亞海外倉多樣化發展之路。

                王健志

                時豐物流創始人

                擁有30年物流經驗的他,選擇這樣發展東南亞海外倉
                WMS客戶代表:時豐運通物流(深圳)有限公司    |   時間:2022-06-01           6233      1

                隨著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,東南亞賣家對物流的需求,也從以往只注重基礎的運輸服務,變為開始注重多樣化的增值服務。作為服務提供方,海外倉服務商們也不得不開始轉變自身的發展方式,以迎合市場需求的變化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面對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,東南亞的海外倉服務商應該如何突圍?在信息化浪潮的推進下,又該怎樣推動系統和業務流程之間的融合,以做到業務效率的最優解?本期風云志采訪到了擁有30年豐富物流經驗的時豐物流創始人——王健志,和他開展了一次深入交流,共同探尋上述問題的答案。

                時豐物流創始人-王健志



                01

                客戶合作注重三大核心

                服務經驗以及高性價比


                風云志:請你先分享一下個人的從業經歷,以及對時豐做一個簡單的介紹。


                王健志:我從18歲進入物流行業,到現在已經近30年了,一開始主要進行中港跨境的貨運業務,從5到6人的小公司開始,發展到巔峰時接近100人,擁有40多臺貨運車輛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直到八年前,我關注到跨境電商的迅速發展,決定轉型進入了這個行業,于2014年成立了時豐物流,并與LAZADA其中一個創始人,共同探索跨境電商物流的運作規則,建立了一整套正規的跨境電商出海的運輸和清關方案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時豐物流開始以貨物攬收及分撥的頭程運輸業務為主,在深圳、義烏、虎門、南寧、泉州逐步建立了分撥中心,到現在分撥倉庫的面積已經達到了7萬平方米。為了幫助客戶處理好退換貨,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,時豐又于2016年拓展了海外倉業務,當時很多客戶向我們反饋,貨物一旦在東南亞出現退貨情況,就無法退回至國內,只能拋棄處理,這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損失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風云志:東南亞的海外倉非常多,你認為客戶選擇時豐的原因是什么?


                王健志:我認為客戶愿意主動選擇一家海外倉,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: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一,服務配套齊全。隨著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的不斷發展,賣家對物流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。因此,海外倉服務商除了要做好倉儲、一件代發等基礎服務外,還要提供退換貨處理、本地分銷、社媒營銷等增值服務。時豐物流將自營的頭程和海外倉,與嘉里的尾程派送相結合,目前已經建立全鏈路的跨境電商物流方案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二,經驗豐富。自2014年進入跨境電商物流行業,時豐已經積累了8年的相關業務經驗。海外倉也從一開始1000平方米發展到現在接近15000平方米。重要的是,時豐并不只擁有海外倉的經驗,還擁有多年的頭程操作經驗,尾程合作方嘉里物流更是擁有極其豐富的物流經驗、品牌知名度和本地化服務能力。因此,可以說時豐在跨境電商物流全鏈路中都是老手,對各業務環節的時效和精準度,擁有十足的把控能力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三,性價比高。大家都知道,物流成本約占跨境電商總成本的30%,如何通過更具性價比的產品,為客戶降低物流成本,是時豐一直在堅持的事情。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加,時豐擁有了足夠大的業務體量,基于業務協同效應,可以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物流服務。不論是貨物的運輸和存儲等基礎服務,還是社媒營銷等增值服務,都可以做到加量不加價。



                02

                多維挑戰逐個擊破

                軟硬結合高效發展


                風云志:時豐在建立這些優勢時遇到過什么困難?是怎樣克服的?


                王健志:在業務建立的初期,我們確實遇到過各式各樣的難題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一,員工方面。東南亞的員工在文化習俗、工作態度上都和傳統的中國人有所不同,而且由于語言存在差異,雙方溝通起來效率也非常低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,我們從總部派了專業的管理團隊常駐泰國,在當地成立管理團隊,從操作到運營到客服親自把控,出現問題也能夠更高效地解決。除了輸送專業人才外,我們還會招聘當地華人到海外倉就業,并且保證每個業務流程都有專業且清晰的SOP留存下來,讓新成員也可以快速上手業務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二,場地方面。東南亞是一個熱帶區域,受氣候影響,倉庫的溫度很高,降雨量大時還有可能面臨水災的問題,如果處理不好會造成客戶貨物受損,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損失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為了防止貨物受損,我們會經過多輪的準備,首先在選址上會選擇不在低洼地區建倉,避免倉庫受到水災影響;其次會對倉庫進行二次加固,加強倉庫的隔熱、避洪防護,讓倉庫的溫度和濕度能保持在最合適的區間,確保貨物的安全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三,系統方面。由于系統邏輯語言不通以及網絡存在延時,導致國內的系統很難和泰國當地使用的業務系統進行適配,對接上產生了各類問題,大大影響了業務的運作效率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針對這個問題,我們配備了專業的IT團隊升級改造兩套系統,最大限度地減少雙方差異,同時設立獨立的虛擬服務器給泰國系統使用,建立了直連通道,讓泰國的業務系統和國內業務平臺實現極速連接,有效提升運作效率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四,貨物方面。在剛開始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,我們遭遇了部分客戶偷運違禁品、禁售品的情況,甚至還受到了泰國政府和警方的調查,一旦經歷查倉,不僅業務無法正常開展,甚至需要繳納大量的罰金。



                為了防止因查倉導致的業務停擺,我們專門設立了篩查小組,在頭程端和尾程端都安排了篩查動作,定期對貨品進行抽查,確保我們所運輸的貨物正規、合法,除此之外,海外倉也采取了分倉制,把不同的貨物品類和服務需求放在不同的倉庫進行運作, 有效防范了查倉和封倉帶來的影響。


                第五,售后方面。前面也提到過,貨物到達國外后,由于售后處理難度大,以及部分賣家本身并沒有設立售后團隊,消費者投訴無門,就會直接找到海外倉進行投訴,要求理賠,更有甚者會將事情鬧大,影響到海外倉的市場聲譽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對此,我們專門于海外設立售后團隊,為賣家和買家進行調停和對接,以便及時解決所有售后問題,同時,針對合理的退貨退款申請,我們也可以做到當天處理。在業務端,我們將信息分撥和處理前置到國內,這樣當有買家取消訂單時,貨物還未出倉就可以實現攔截,貨物直接退返給賣家,節省了售后和物流成本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風云志:信息化是當下海外倉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,時豐是如何將業務流程和系統相結合,以助力賣家客戶降本增效的?


                王健志:在當今萬物互聯的時代下,海外倉企業如果準備在這個行業長期發展,就必須做好信息化和數字化布局。時豐主要從軟件和硬件兩個層面,將業務流程和系統進行了高度適配,用更少的成本做更多的事,以實現為買家客戶降本增效的目的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軟件層面,時豐前期投放了大量資源去自研OMS和WMS系統,目前針對數據的信息化管控部分,都是自有IT團隊開發和管理,為了更夠實時對貨物進行高效追蹤,針對跨境物流中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API對接,并配備了專人實時監控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反饋到賣家客戶這邊,不論客戶想了解哪個環節的操作記錄,都可以直接通過高度透明的數據化儀表板進行查看,能夠和我們的監管人員一樣做到實時同步管控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的數據面板并非直接全部展示,而是根據客戶的定制化需求,選擇他最需要的維度進行呈現,讓客戶可以入眼盡是所需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硬件層面,時豐投入了大量智能化、模塊化的硬件設備,覆蓋跨境物流運輸的每個操作環節,包括分揀、質檢、稱重等等。通過硬件和軟件的相結合,讓進入到軟件系統里的流程數據,可以精準無誤地下達到每個硬件設備中,盡可能地讓更多的業務環節實現高度自動化,減少人力成本,提升運作效率,帶給客戶更加高質量的跨境物流和海外倉服務。



                03

                路通橋通賣家才通

                全面發展選擇更多


                風云志:《2022年海外倉藍皮書》的一組調研數據顯示,2022年有43.4%的海外倉計劃在東南亞擴張,而賣家有14.29%計劃在東南亞擴張,對此你有什么看法?


                王健志:我對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的發展潛力非常有信心,但就從調研數據來看,賣家的擴張意愿比海外倉更低,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?我認為原因是目前東南亞海外倉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東南亞的跨境電商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,賣家對海外倉的要求和標準也更加嚴格,但是有許多海外倉還是停留在僅滿足基礎服務層面,因此無法滿足一些賣家的使用需求,當你不能滿足賣家使用需求的時候,他們進入這個市場的意愿自然也會降低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路通財通,在當前只有2條單行道的情況下,可能100位賣家里只有10位能同時通過,但當你拓寬了道路的寬度和數量,將2條單行道升級成10條雙向通道,同時通過100位賣家也不在話下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也就是說,想讓更多的賣家看到東南亞這個市場,除了跨境電商本身的發展潛力不斷釋放外,跨境物流、海外倉等配套設施的發展也要持續推進,就像大家買房,也肯定會注重房子的周邊配套,跨境電商市場也同樣如此,大家只有既看到潛力也看到配套的情況下,才更有可能產生進入這個市場的興趣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風云志:請問你對于平臺認證物流或是平臺認證倉是如何看待的?


                王健志:成為平臺認證的合作伙伴,服務商就能以此獲得平臺推薦, 獲取更多的業務訂單,對于服務商來說當然是好事。同時平臺也會對合作的服務商提出許多標準化的要求,不斷甑選更加優質的服務商進行合作,提高了競爭的壁壘,也推動了行業的標準化和正規化發展。


                但服務商不能因為獲得平臺的認證,僅以滿足平臺的規則和要求為目標而限制了自己的多樣化發展,而是要持續深耕跨境物流全鏈條的多個環節,甚至在所有環節都打造強有力的競爭力。當一家企業在跨境物流多個環節都擁有強大實力的時候,哪怕和平臺合作的環節自主權相對沒這么高,也可以從其他環節或渠道主動獲得業務訂單,避免因為訂單來源單一而業務受限。必須能在其他非平臺合作的業務環節開展多樣化發展,能為不同的客戶群體提供定制化服務。


                最后,我也表達一些個人對這個行業的祝福和建議:跨境電商行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,大家千萬不能抱著一種投機的心態進入到這個行業當中來,一定要以深耕市場的心態穩扎穩打,不斷發展和進步。電商行業未來十年乃至更久,會占據全球貿易市場中越來越重要的份額,我希望整個行業可以共同努力,利用我國在電商行業發展的豐富經驗,帶領東南亞等鄰近國家發展,將我們的行業思維和技術帶到全世界。

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:海外倉市場競爭加劇下,看這位馬來西亞老板如何做到月均20萬單 下一篇:傳統企業轉型海外倉,日均10000單發貨量是如何煉成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