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亞馬遜美國站突發“限制創建貨件”政策,在跨境圈掀起驚濤駭浪。大批中國賣家發現無法在亞馬遜平臺創建新貨件,經咨詢客服得知,由于短時間內創建新貨件數量暴增,約50000多名中國亞馬遜賣家的發貨權限被暫停。這一指令由亞馬遜總部下達,客服無權操作或申訴,受影響賣家預計要到4月25日才能恢復正常發貨。亞馬遜客服還表示,如果賣家需要為庫存天數較長的產品提供長期存儲,建議選擇成本較低的倉儲解決方案,例如第三方倉儲服務。
面對突如其來的入庫封鎖,有經驗的賣家正用3個方法緊急應對:
1. 渠道多元化銷售
許多賣家加速布局TikTok Shop、Temu等新興平臺,獨立站與社交媒體導流組合更成為標配,通過TikTok直播、Facebook廣告導流至獨立站,降低對亞馬遜單一渠道依賴。
2. 價格動態調整
針對庫存不足的爆款,適度提價5-15%,避免被買爆庫存(需避免被亞馬遜判定為價格欺詐)。同時利用亞馬遜Outlet或站外Deal網站快速出清,減少超齡庫存附加費。
3. 供應鏈彈性改造
這場突如其來的供應鏈危機,正在倒逼賣家重構備貨體系——當FBA的確定性被打破,海外倉的價值被重新推至戰略高位,"海外倉+FBA"的混合備貨模式成為主流。將長尾商品存儲于第三方海外倉,僅向FBA輸送一至兩個月周轉量,既能規避庫齡限制,又可節省倉儲成本。同時,賣家還可以采用"海運拼箱+空運急件"的組合策略,控制單次補貨規模以匹配銷售周期。
在亞馬遜入庫規則劇變的背景下,海外倉展現出三重核心價值:
1. 動態庫存調節
賣家可將貨物批量存儲于第三方海外倉。根據FBA庫存消耗數據,以7-15天為周期分批轉運補貨,既規避100天周轉限制,又減少長期倉儲費。
2. 應急履約中心
當FBA庫存告急時,海外倉的"代發救市"能力成為救命稻草。賣家可以在Listing斷貨前通過海外倉發出緊急訂單,保住BSR排名。這種"FBA+海外倉"的混合模式,使訂單履約周期也大幅縮短。
3. 退貨翻新工廠
亞馬遜嚴苛的退貨政策與飆升的退件率,正通過海外倉轉化為二次銷售機會。許多海外倉提供"質檢-換標-再入庫"全鏈路服務,使退貨商品處理成本大幅降低,翻新后商品售價恢復至僅略低于原價水平。
此次亞馬遜入庫限制事件,暴露出過度依賴FBA的戰略風險。亞馬遜的政策震蕩絕非偶然事件,而是平臺去庫存化戰略的延續。對于跨境賣家而言,海外倉的角色正從"備用倉庫"向"供應鏈中樞"進化。在這場跨境供應鏈的重新洗牌中,那些早早構筑海外倉防線的賣家,正在危機中掌握著逆勢增長的密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