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跨境電商的浪潮中,海外倉悄然崛起為幕后英雄,支撐起全球貿易的高效運轉。從早期的雛形到如今的多元化生態,海外倉的發展歷程充滿了機遇與挑戰。本文將深入剖析海外倉的起源、2020年的爆發式增長、2024年的加速布局,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,幫助讀者全面理解這一關鍵物流環節的演變。
2020年海外倉的爆發式增長
2020年,全球供應鏈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混亂。浙商證券的數據顯示,中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為1.27億標準箱,同比下降了2%,這是2015年至2019年持續增長后的首次下降。海外運力受疫情影響處于不穩定狀態,集裝箱一箱難求,運費飆升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大量賣家選擇在海外倉囤貨,以應對不確定的物流環境。商務部數據顯示,2020年,跨境電商海外倉數量超過1800個,同比增速達80%,面積超過了1200萬平方米。
2024年海外倉布局的加速
2024年以來,海外倉布局再次加速。跨境電商的持續發展是直接的利好因素。根據海關總署初步統計,2024年,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.63萬億元,同比增長10.8%,增長率比進出口貿易的數據高出5個百分點。此外,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,也促使賣家考慮使用海外倉。2023年以來,關于取消小額關稅豁免政策的傳聞不斷,最終在2025年初由特朗普政府宣布落地,盡管目前暫且擱置,但賣家們已經開始未雨綢繆。
多樣化的“倉”生態
隨著市場的發展,更多樣化的“倉”開始普及,其中家庭倉的出現尤為引人注目。2024年中,家庭倉開始在美國大量出現,先從美西的大型集裝箱港口周邊興起,隨后迅速擴展到美東。家庭倉的參與門檻極低,只需要把房子當倉庫,且幾乎沒有多余的人力成本,因此其發展速度遠遠快于商業倉。
隨著海外倉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,不同規模的倉庫面臨著不同的挑戰。大倉憑借其資源優勢,嘗試向供應鏈前端延伸,如頭程物流、清關服務等。而小倉則因入局者增加,陷入了價格戰的困境。
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,海外倉行業將經歷加速洗牌,服務差異化將成為競爭的關鍵,技術賦能將變得更加重要。同時,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影響行業格局。海外倉作為跨境電商的重要支撐,其發展不僅關系到賣家的物流效率,也影響著消費者的購物體驗。海外倉的未來值得我們持續關注,其發展也將為跨境電商的繁榮注入新的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