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海外倉作為跨境電商的重要支撐,一直處于快速發展的風口。隨著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,尤其是關稅政策的調整,海外倉的重要性愈發凸顯,已經從"可選項"加速轉向"必選項"。提前布局海外倉已成為跨境賣家和物流商保持競爭力的核心戰略。
根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數據,2024年美國免稅直郵的小額包裹數量超過13.6億件,其中中國商品占比高達48%,平均每天近200萬件。然而,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的收緊,尤其是小額免稅政策的逐步取消,這些包裹的物流和成本模式正面臨重大變革。
以美國T86政策為例,若該政策取消,中國發往美國的低價值包裹平均關稅稅率可能從0%提升至25%~30%。在這種情況下,傳統的直郵模式將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。相比之下,海外倉模式則顯示出顯著的成本優勢。
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,在直郵模式下,預估終端售價的60%-70%將被海關認定為交易價值,關稅對終端零售價的影響可達15%-20%。而在海外倉模式下,預估終端售價的30%-40%被認定為交易價值,加征10%稅率后,對終端零售價的影響僅為3%-4%。這意味著,通過海外倉備貨,賣家可以有效降低關稅對單件商品成本的影響,從而保持自身在市場上的競爭力。
除了關稅成本的優勢,海外倉還具備其他綜合優勢。首先,海外倉能夠更好地適應目標市場的政策變化,減少因政策調整帶來的運營風險。其次,海外倉模式可以實現快速交付,提高履約時效,增加買家滿意度。此外,海外倉還可以實現多電商平臺多渠道布局,線上線下“一盤貨”,統一備貨統一管理,有效控制綜合成本。
未來海外倉將逐漸成為跨境電商的主流模式,尤其是在2025年,隨著關稅政策的進一步調整,海外倉的需求將加速增長,尤其是中小件商品的比重將大幅提升。此外,海外倉一件代發的業務模式也將加速普及。其在終端零售價、物流時效和綜合成本上的優勢,使其成為應對政策風險的重要工具。2025年,海外倉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,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支撐。